主力持仓■◆◆★■■: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北向资金重仓超4300万股,汇金公司通过三大沪深300ETF重仓4200万股,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三季度宁德时代入股◆■◆★,占到公司7%的股份。
技术进展■◆★: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至第五代产品,比容量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
在这场近万亿赛道的产业变革变革中,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那些在材料、设备、工艺等环节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尤其是拥有独特技术壁垒的企业,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产品导入★◆:目前公司设备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成功获得国内外知名汽车及固态电池企业的全固态生产线订单■■◆◆■★,公司的电极制备、成膜复合★◆◆◆★◆、叠片、组装及化成分容、物流等系列创新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全球首条固态电池量产产线,正助力行业迈向新台阶★★■◆■。预计到 2027 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将突破 30%。
产品性能:公司麒麟电池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500Wh/kg,续航里程1000公里已经为极氪009系列★★★★、蔚来 ET9★■◆、小米SU8供货★◆★。20Ah 硫化物样品试制完成,循环寿命超过 1000 次。
行业地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
技术进展◆★★★:供货宁德时代硫化物全固态试验线日◆★★◆,公司与卫蓝新能源就半固态电池隔膜和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相关产品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
技术突破:公司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400Wh/kg以上◆★◆,2025 年重庆基地5GWh产能投入生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是突破500Wh/kg,目前正在进行装车测试。
产能优势■★◆★:公司用于LLZO的高纯度纳米氧化锆2025年产能将达到 1 万吨,为固态电池电解质生产提供关键原材料■★★■,是众多固态电池企业的重要上游供应商◆■★。
产品导入◆◆◆★★:与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等国内外40余家电池及整车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固态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具备容量高■■、界面稳定、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获得行业头部客户充分认可。
唯 一 性:全球唯一开发固态电池专用陶瓷涂层隔膜,耐高温性能提升至300℃◆■。
产品导入:公司已与清陶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固态/半固态电池高比容负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供应等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唯 一 性◆■★◆■:全球超高镍(Ni≥90%)正极市占率第一★◆,全固态电池用单晶材料已导入丰田★★◆。
唯 一 性■★:全球唯一提供固态电池全段设备(涂布-热压-封装),市占率超70%。
产能方面: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主要固态电池客户如清陶、辉能、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并实现批量供货。
元芳经过翻阅大量研报和资料,为大家深度剖析固态电池产业链中 14 家极具稀缺性的龙头企业★◆★★◆。
技术上看:股价目前处于底部位置◆★■★,较历史高点跌去了近75%,已经充分释放了此前涨幅的风险,随着公司海外产能不断释放以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股价有望逐步开启上升趋势。
技术进展:2024年上半年,已成功研发出车规级全固态成品电芯“金石电池”,该款3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成功通过严苛的200摄氏度热箱测试,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
行业地位◆◆★■■■:在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中位居第八★■■◆,储能电芯出货量在全球排名第七
唯 一 性: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纳米硅—石墨复合负极量产的企业,成本较日立化成低 30%。
技术进展:公司2025年将推动能量密度达到330Wh/kg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量产。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包括基础材料及设备◆★★◆,包括原材料矿产、电芯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为电池包加工制备,包括电池封装、电池管理系统等;下游则主要是固定电池的应用场景。
唯一性: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企业,良品率超98%。
唯 一 性:全球硅基负极龙头◆◆◆◆■,出货量行业领先,适配锂金属负极预锂化技术■★◆。
行业地位■■◆★★★:全球行业领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负极材料出货量已经连续7年位列全球第一。
行业地位★◆★★■: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
唯 一 性:公司是全球唯一家能够量产铝塑膜—金属复合封装结构的企业,其气密性达到航天级标准■★★■◆■。
产能方面■■:公司LLZO氧化物电解质,2025年产能将扩展到2000吨◆◆◆,独家为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供应电解质★★★■。
主力持仓: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2025年一季度北向资金重仓近970万股◆★,三大QFII新进,瑞银集团◆◆、阿布扎比投资局和摩根士丹利◆★★,合计超630万股■■◆■■。
4月10日,上汽集团在“上汽之夜”发布会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我们的新一代全固态电池将在今年底量产装车,2027年■■■◆‘光启电池’正式落地★★■■。
唯一性:公司是全球唯一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电解质路线的锂资源巨头◆■★,锂金属负极专利全球前三■◆★★◆★。
4月15日,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有望达到400Wh/kg■◆。
唯一性:国内唯一量产超高镍单晶正极材料(Ni≥95%),适配全固态电池界面需求★★■◆★。 技术进展:与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联合开发低阻抗正极-电解质复合体系,循环寿命超2500次★◆■★■。
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基于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原则制作,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到 2027 年全固态电池将开始应用于车辆,2030 年实现大规模量产。锂电池进入2.0时代,续航里程将是质的飞跃■★。
主力持仓:在最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北向资金重仓7800万股,中央汇金通过四只沪深300ETF重仓超过4000万股。
唯一性: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凝聚态电池(半固态)商业化的企业■◆■■■,并且计划在 2025 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产能方面■◆★:截至2023年末,硅基负极材料产能5,000吨/年,出货量行业领先,供货赣锋锂业★■★◆、辉能科技★★。
主力持仓:公司实控人为国资委★■■■■,2024年年报显示,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国新投资公司重仓1600万股,北向资金重仓近400万股。